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1 20:56:25 下载试卷 标签: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四、循导学读,深究讨论(6分钟)。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再细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诸葛亮还估计到什么情况?怎样安排计策?
1、细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诸葛亮还估计到什么情况?怎样安排计策?把有关的词句划下来,准备讨论。
2、组织讨论,在读议中重点把握:
①读“诸葛亮笑着说”句。体会诸葛亮已充分估计到的两种情况:大雾之中,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而只会放箭。(联系“曹操下令说”,读懂诸葛亮估计的正确。)
②读议“一字儿摆开”句。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果怎样?(分别出示挂图分片:“一列草船”“飞箭如雨”)
读“船头掉向”句,正解计策安排之巧妙。
③结合第9节,你还读懂什么?齐读“顺风顺水”、“飞回”句。
3、归纳学习内容,过渡。
4、深入正解“神机妙算”的意思。
5、小结:我们的学习,抓住重点词语正解课文,通过正解课文内容来深入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五、扩展深究,加深认识(6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这样神机妙算?
组织学生交流,着重读句理解诸葛亮“知鲁善用”,“知周善斗”。
品读句子:“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体会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2、概括:正是因为诸葛亮知己知彼,能全面地分析客观情况,巧妙地运用正确计策,所以草船借箭获得成功。
(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