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语文教案(4)

2019-05-21 20:56:25     下载试卷     标签: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二)分清因果。

  1、带着问题边读边想,然后组织讨论,着重解决:

  ⑴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去借箭?读懂事情发生的原因。

  ①“妒忌”是什么意思?再以“妒忌”为线索,抓住有关词句读议:周瑜怎样步步紧逼,故意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是怎样将计就计、成竹在胸的?

  ②对话朗读训练。在这一段对话中,句式出现非常单调,总是简单的“周瑜问,诸葛亮说”……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加上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提示语,再读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人性特征。老师这里也提供一些提示语,看看可以用在何处,并说明为什么用这样的提示语。多媒体出示。(皮笑肉不笑、正中下怀、阴险、心中窃喜、不怀好意、假惺惺、顺水推舟、不紧不慢、笑着、胸有成竹……)

  ③讨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阴谋?

  ⑵读最后一段,抓住“交箭”-“长叹”,理解事情的结果。

  ⑶首尾两句联系着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结:学习这样一篇记叙事情发展的课文,应该注意分清什么是事情的起因,什么是事情的结果,只有抓住实质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3、完成填空练习:因为周瑜(    )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    )天之内造出(     )万枝箭,妄图以此来(      )诸葛亮,并立下军令状,经过“草船借箭”,结果,诸葛亮(     ),使周瑜(    )。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想的;1、引导学生质疑,在一边读一边思考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同时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问题发现后,先“存疑”,把学生的疑问有机地穿插到课文的整体中去解决,体现了教学的完整性的针对解疑过程十分重视课文内容的前因后果关系,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能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奥数网整理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