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1-09 21:49:44 下载试卷 标签: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
第三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新授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看教材62页完成思考题。
幻灯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第62页例3的折线统计图,指图说出它包含哪引起内容。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出示例3
某地1993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平均气温℃ | 2 | 5 | 10 | 16.5 | 22 | 28 | 32 | 32.5 | 26 | 19 | 11.5 | 5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
一年有十二个月,在水平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这一年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32.5℃,在垂直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说明:在画折线时,先要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指导学生到讲台前来画一画,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两点之间成直线,在各点注上数字
最后写好统计图标题、标明制图日期。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比较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看例3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取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
比较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想一想: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
小结:折线统计图抽制作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看书并质疑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后反思: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