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3)
来源:本站原创 2018-03-07 22:04:20

5.文段中作者从(数量多)和(种类多)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6.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排比句)句,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潮--(极限) 淘气--(顽皮) 美好--(美满)
8.作者说"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用" "画出来。
9."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有什么作用?包含着什么意思?
使文章结构严谨,意味着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高潮了。
七、阅读《为人民服务》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 ."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2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3.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用文中原句回答。
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4.文段中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5.这一段话中的前四句话有四层意思,分别是( ①我们欢迎批评②欢迎任何人批评③④接受任何人批评 )。
八、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七自然段,完成练习: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越……越……,越……越……"写句子。
天上的雨越下越大,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2.联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同志的工作越来越紧张?
①每天早出晚归②烧掉书籍和文件③工友阎振三被捕④母亲和朋友劝父亲离开北京。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我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4.这一自然段主要抓住李大钊的(语言)描写,从中体会到(对革命高度负责,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九、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22自然段,完成练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定(平静) 信心( 自信 ) 沉着( 镇静 )
2.请你写出5个表示看的词语:(俯视 )(仰望 )(鸟瞰 )(瞥一眼)( 远眺)。
3.为什么父亲脸上的表情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4."父亲"指(李大钊),"伟大的力量"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十、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练习: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 .小女孩死的时候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2 .两个"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然中产生的 幻象。)。
3 .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
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十一、阅读《凡卡》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练习:
1."希望"是指心里想得到的。这个"希望"真是甜蜜的吗?不是。根据你的理解应该是破灭的希望。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