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7-05 19:24:59 下载试卷 标签: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3、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1、教师出示: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浮云”的典故。
学生自己读读。
(出示: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岭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2、理解“浮云”的深层含义。
师导:读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你认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还指什么?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