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15 18:09:30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学习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在读中悟情感,熟悉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 感受毛泽东及其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76年前,在中国大地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步行上万里,完成了一次革命战略的转移,创造了革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35年10月,在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刻,毛主席望着皑皑白雪的千里岷山,回首一路的惊心动魄,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2、板书课题《七律·长征》。提问:你们了解长征吗?通过本课和课外资料,展示你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3、师小结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长征是诗的内容,中间用间隔号隔开,读的时候应停顿。
4、导语:同学们真不错,收集到了这么多有关长征的资料。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七律长征》。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工农红军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