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四年级 > 四年级辅导 > 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每课重要知识点(4)

来源:本站原创 2018-03-06 15:24:14

智能内容

  3) 写鹅的步态的一段话中,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是“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围绕这个句子,作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介绍鹅的傲慢。1是步调从容,大模大样。2是傲然地站着。

  15、《猫》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本册课文《母鸡》也是他写的。1)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时候特别老实,有时候又特别贪玩,有是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无比胆小。

  3)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明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4)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登出来不可!”说明猫等老鼠事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屏息凝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5)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说明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白鹅》《白公鹅》《猫》《母鸡》的作者都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却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17《长城》

  重点语段: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但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收,一步一步地台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 划线部分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油然而生。

  3)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长,与开头的“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

  “才”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8《颐和园》

  1)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

  2)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中“滑”一词用得非常恰当。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湖水的静。(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门供游人乘坐的船)

  3) “登上万寿山??白塔”中,用了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如“黄、绿、朱红”等,有些词语尽管没有直接描写颜色,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色彩美,如“葱郁”“琉璃瓦”。在这段话中?文章运用了表示方位顺序的词语,写了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看到的事物,层次清楚。

  19《秦兵马俑》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1)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中的省略号表示兵马俑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

  2) “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了秦兵马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处:有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龙门石窟、丽江古城??自然遗产共4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

  20《古诗两首》这两首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他的送别诗还有王维的《山中送别》、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