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新五代史·任圜传(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11-15 11:05:36

答案:
【答案】
7. C
8. D
9. B
10.
(1)如果我自愿服罪归降,就是怕无法弥补罪责,希望您可怜我,为我指一条生路。(5分)
(2)因为您的父亲(的罪过),本来难以得到宽恕,但是处罚不牵连后代,您可以从轻(处罚)。(5分)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圜”“推官张彭”“人”“事”“彭”“崇韬”“隙”,虚词“为”“以”“与”,“不杀的”应该是张彭,而不是崇韬,如果“不杀”前不断开,主客颠倒,所以“不杀”前后断开;“倾险贪黩”是说张彭的为人,不能分开;“倾险贪黩”“后事觉”应该断开,前面讲张彭的为人,后面讲事情败露,构成因果关系。再结合本句意思:当初,任圜的推官张彭为人阴险且贪污,后来事情被察觉。张彭全部把贪污的公款献给了郭崇韬,崇韬很感激张彭,没有杀他,从此跟任圜有隔阂。句子可以断开为: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故答案为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世或已死的有功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说法错误,“赠”只能给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并赦免张处球”分析有误。通过“以此计之,子亦难免”可以看出并没有赦免张处球。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若”,如果;“自归”,指自愿服罪归降;“无以”,没有办法;“塞责”,弥补罪责;“见哀”,哀怜我,可怜我;“其”,我,第一人称。(2)中的“以”:因为;“子”,对人尊称,翻译成“您,您的”;“固”,本来;“贷”,宽恕;“然”,表转折,然而,但是;“嗣”,后代;“罚不及嗣”,处罚不牵连后代。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点击下一页查看参考译文】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