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梁书(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7-25 20:01:06

参考答案
9. C 【解析】间,(从)小路。(3分)
10. C 【解析】A.均为连词,表原因,因为。B.均为连词,第一个表承接,就;第二个表递进,并且。C.第一个“之”为“代词,他(王亮)”,第二个“之”为“助词,表取独”。D. 均为远指代词,那。(3分)
11. B 【解析】“进”“归”解释错误。多次推荐选拔人才,成为士子们的归属(3分)
12.(4分)
①不久授予王亮晋陵太守,他任职清廉公正,有良好的政治措施。
【评分标准】“寻”“拜”“清”“公”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②人跌倒了却不去扶他,哪里还用得着扶助他的人呢。
【评分标准】“颠”“安”“相”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3.(6分)
(1)“去礼”(2分)①祏昵之如初,他却与祏情好携薄。②义师进城时,王亮既不亲自迎接又不派人表达诚意。③元日皇帝大宴宾客,王亮称病不参加。
“远众”(2分)④王亮被废为庶人后,隐居闭门,不与宾客交往。
【评分标准】123中说及1点2分,总分2分。4点2分。意思对即可。
(2) 贾元春(1分)陶渊明(1分)
14.(5分)
示例之一: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不符合“仁”的标准。(1分)在乱世中,他应该尽到大臣的职责。他应该像古代的贤士一样,远离那些暴虐的人;他应该像古代的那些贤德之人一样,想尽办法劝谏残暴之人,哪怕被暴虐者降为奴隶;他应该像那些正直的贤人一样,直言进谏,阻止暴虐的君主。但王亮却曲意攀附东昏侯,以求自保,失去了大臣应有的气节。(4分)
示例之二:不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体现了他对“仁”独特的价值追求。(1分)他做晋陵太守时,为官清正公平,被人称为美政,这应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当义师进城时,他既没有亲自迎接又没有派人表达诚心,更表现了王亮士大夫的气节,这也符合“仁”的含义。同样,王亮不曲意逢迎皇帝的大宴宾客,被削职为民后怕连累他人而屏居的生活,这都表现出王亮的进退符合“仁”的标准。(4分)
【评分标准】观点1分,结合选文内容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点击下一页查看参考译文】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