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8-12-31 22:29:45 下载试卷 标签:西师大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
(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②个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如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按现在的身高分成5组,你们会怎么分?每组的统计结果又怎样表示?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可以按从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后统计出每段中的人数。
根据学生的想法完成第三个统计表。
身高(CM)()~()()~()()~()()~()()~()
人数(人)
教师:对于这一个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小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