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预习资料整理(2)
来源:本站原创 2018-03-07 22:32:57

2、 关于写作的名言:
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
22理想的风筝
基础内容:(复习力度:????)
1、 为什么作者一开头就写春景?因为自然景物充满活力,为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 文中第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3、 通过作者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我们知道了,刘老师是一个慈祥、忠厚、身有残疾。
4、课后第四题:圆木拐杖的描写(三次,4、5、10自然段)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正面、侧面描写。
重点内容:(复习力度:?????)
1、课后第二题:(1)"泛"字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们当时的心情变化。
(2)"浮"字贴切自然地流露出人们的愉快与舒畅。(3)"漾"字形象地表达出刘老师的快乐。
2、课后第三题:(1)省略了刘老师讲的女娲造人故事前一部分的内容。
(2)表示语言的中断。(3)省略了作者还没有说完的话。
3、文中写了刘老师的三件事: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体现了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生活的热爱。
4、笑谈腿疾的事例中,我们体会到了刘老师的乐观、坚强和风趣。"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同学们被刘老师的幽默风趣打动。"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同学们充满了对刘老师的理解与同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反衬出了刘老师的坚强、乐观、风趣,与同学们亲密无间。
5、板书的事例中,"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是因为刘老师坚强的意志使同学们激动不已。
6、为什么说圆木棍"功德无量"?因为圆木棍对刘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撑起了他的身躯,也撑起了刘老师的自信与乐观。
7、你是怎么理解"理想的风筝"的?风筝是由刘老师亲手制作的,而风筝寄托了刘老师对事业、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扩展内容:(复习力度:???)
1、关于教师的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3孔子游春
重点内容:(复习力度:?????)
1、 文中描写泗水河边春景的段落,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
2、 孔子通过自己对水的领悟启发弟子们做人,将水比喻成"真君子",文中的第八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水若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不贪得无厌;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他好像很有气量;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从孔子对水的领悟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善思、善教、善喻的老师。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