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奥数天天练栏目每日精选一套高等难度的试题,各年级分开,配有详细答案及试题解析,此类试题立足于杯赛真题、综合应用和加深各知识点,适合一些志在竞赛中夺取佳绩的学生。
·本试题由上海学而思奥数全职教师章喜老师精选、解析,以保证试题质量

名师介绍: 自小学至今,一直对数理化竞赛拥有亲身经验,曾获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以及浙江省科学竞赛二等奖,在高中时,获浙江省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扎实的奥数功底,使得章喜老师总是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两年中,担任学校的奥数教学,所带班级总是排名前列,多次在学校获得表扬和称赞。教学特色: 故事引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有层次感,讲题时善于抓住重点,一语道破解题关键。
从小热爱奥数,在奥数的熏陶中成长,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路清晰,善于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拔尖。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您可以按“下载适合打印版本试卷”获得word版本试卷进 行打印。
一年级答案:
10+10+10+10+10=50(米)——5段
5+1=6(棵)
【小结】这是植树问题里的方案一,属于两端都植树的类型,棵树=段数+1
二年级答案:
假设:全部为鸡
88×2=176(只)
244-176=68(只)
兔子:68÷2=34(只)
鸡:88-34=54(只)
【小结】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一般用的都是假设法,设全部为腿少的那个量,先得出的却是腿多的那个亮。
三年级答案:
解答:20×10÷5+4-3=41
【小结】 在解还原问题的题目时一般采用倒推法,这种解题方法一般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直到得出答案。20×10÷5+4-3=41
四年级答案:
每场双方共得1分,得分居最后四位的棋手之间比赛4×3÷2=6盘,这6盘比赛的得分为1×6=6分,所以第2名的得分不少于6分;所以第1名的得分不少于6.5分;所以第1名得7分,所以第2名得6分
【小结】循环赛场次数=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
五年级答案:
本题是牛吃草问题,把入口看作是牛,人看作是草,很有趣的。
设每头牛1分钟吃草量为“1”份。
则根据公式,草的生长量(人数的增长量)=(3×9-5×5)÷(9-5)=0.5(份);
原有的草量(原来的人数)=3×9-0.5×9=22.5份;“解释一下,原有的人数指的是入口没打开之前已经等候的人”由于草的增长量为0.5份。
22.5÷0.5=45分钟。所以第一个人来的时候是8点15分。
【小结】牛吃草问题,主要就是抓住三个关键量的求法。
六年级答案:
设原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个单位,则最小的等边三角形边长是1个单位,再按顶点在上△和顶点在下▽两种情况,逐一统计:
边长1单位,顶点在上的△有:1+2+3+4=10
边长1单位,顶点在下的▽有:1+2+3=6
边长2单位,顶点在上的△有:1+2+3=6
边长2单位,顶点在下的▽有:1
边长3单位,顶点在上的△有:1+2=3
边长4单位,顶点在上的△有:1
合计共27个
【小结】枚举的思路比较清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