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试题库 > 期末试题 > 语文期末试题 > 六年级语文期末上册 > 正文
2009-10-15 00:02:35
一、看拼音写汉字。(7分)
shēn jùn pái mèi
( )请 ( )工 ( )徊 ( )力
shào zhuànɡ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ɡ bēi。
( )
二、把下面的古文名句正确、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田字格里。(2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照样子,先补充完整下面的词语,然后再写两个结构相同的词语。(6分)
书声(琅琅) 议论( ) 得意( )
再写两个:
(世世)代代 ( )夜夜 ( )声声
再写两个:
四、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①你的 ②我的 ③他的 ④买 ⑤卖 ⑥说 ⑦太阳 ⑧锅 ⑨灶
1、萁在釜( )下然,豆在釜中泣。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3、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 )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五、按要求选择填空。(6分)
1、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辟静 兴旺 嘹亮 精兵减政
B、忧虚 轻蔑 妒忌 完壁归赵
C、聪明 吉祥 魁梧 一言九鼎
2、下面句子中说法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B、《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选自《长歌行》。
3、下面句子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
A、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B、《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
C、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卓越的科学家。
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6分)
A、采取 可取 获取 索取 听取 争取
1、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 )万博体育app:的知识。
2、我们要从小养成认真( )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3、詹天佑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最后( )了中部凿井法进行施工。
B、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小女孩没卖掉一根火柴,( )她不敢回家。
2、侍卫官( )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 )又不敢直说。
3、近几年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 )我们还不加紧治理环境,( )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
七、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4分)
1、( )送春归,( )迎春到。
2、雨后复( ),( )阵阵苍。
3、本是( )生,( )何太急?
4、死去元知( )空,但悲不见( )同。
八、根据课文按要求填空。(4分)
1、按原文填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于(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课文《将相和》中的主要人物“将”和“相”分别指的是( )和( )。
B、《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非常鲜明。他们分别是:阴险狡猾的周瑜;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的( );忠厚老实、守信的( );谨慎多虑的曹操。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做后面的题。(30分)
(一)
“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选自课文《世纪宝鼎》)
1、这座世纪宝鼎是我国( )年赠送给( )成立( )周年的生日礼物。(3分)
2、这座宝鼎底座上饰有( )条龙,象征华夏的( )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2分)
3、整个宝鼎( )古朴,( )精湛,堪称宏伟( )。(3分)
(二)
吴王一向很专横,要想说服他是件很难的事情。
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国。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 )大家都( )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 )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这( )当务之急。
吴王决心已定,便对大臣们说:“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我就把他处死!”
众大臣面面相觑(qù),谁也不敢(烂 乱)说一句话,于是就匆匆退朝了。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人,他下朝后心中仍然无法安宁,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因为自己而不顾国家的安危。于是在自家的花园内踱(duó)来踱去,目光无意中落到树上的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 注)意。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大臣便来到王宫的后花园内,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吴王都要到这里(散 撒)步,所以,他有意等在这里。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 晨),吴王果然来到后花园。那位大臣装着没有看见吴王,眼睛紧盯着一棵树。
吴王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把弹弓,眼睛死死地盯着树上,衣服都被露水(侵 浸)湿了,却(豪 毫)不在乎。吴王觉得挺奇怪,就问他:“喂,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何以如此入神,连衣服湿了都不知道?”
那位大臣故意装作仿佛才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 陪)罪道:“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怒 恕)罪。
吴王挥挥手□却好奇地问□□你究竟在看什么□□
那位大臣说道:“我在花园里看到一桩有趣的事情。你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这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并且喝着露水,可是它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举起前爪打算捕捉蝉,但它却不知道有只黄雀正在它的身旁;黄雀伸长了脖子想去啄食螳螂,然而它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已经瞄准了它。这三个家伙,都是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呀!”
吴王听了这话,恍然大悟,笑了笑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于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用“/”把文中括号里用错的字画掉。(4分)
2、从下面三组标点中,给短文的第十自然段选择恰当的标点打上“√”。(2分)
A、 。:“?”( ) B、 ,:“?”( ) C、 :。“!”( )
3、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在括号里标出来。(3分)
hǎo( ) dàn( ) hénɡ( )
hào( ) táo( ) hènɡ( )
4、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4分)
倘若( ) 阻止( ) 立刻( ) 故意( )
5、第二自然段中有四个括号,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下面哪组词语最恰当,用“√”标出来。(2分)
A、如果 知道 因为 所以( ) B、因为 知道 应该 才是( )
C、虽然 知道 但是 所以( ) D、因为 所以 应该 才是( )
6、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了解到吴王虽然有时也“专横、固执”,但也是一个能“知错就改”的人。(3分)
A、用“......”在短文中划出一句最能表现吴王“专横、固执”的句子。
B、你从短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吴王知错就改?“ “在文中标出来。
7、填空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 )这个成语,还常把( )与( )一起连用,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 )在身后的( )。
(2)大臣巧妙地以( )的故事,使吴王知错就改,既达到了( )的目的,又( )了杀身之祸。
十、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30分)
题目一:谢谢你,
提示: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如:父母长辈、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等对我们的关爱、关心和帮助),请用具体的事例来写清楚你为什么要感谢他(她)们。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2、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
题目二:2008北京奥运的脚步声渐渐临近。根据北京奥运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再联系下面所提供的几组内容,从中选择一个合适话题,畅想你心目中的北京奥运,写一篇记实或想象作文。
A、友谊 和平 金牌 五星红旗
B、生命 运动 拼搏 精彩瞬间
C、福娃 画展 梦想 绿色奥运
要求:1、自拟题目。2、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