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军事天地 > 正文

全面战争

来源:网络 2009-06-17 20:42:55

智能内容

  全面战争,是国家实施总动员,全力以赴进行的战争。其基本战争行动样式和特征是,以武装斗争为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的斗争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地发挥国家的整体力量,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全面战争”的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欧洲战争的发展趋势中,于1854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帝国主义国家里,“全面战争”的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几个月之后,战略储备物资消耗殆尽,战争双方都被迫进行了国家经济动员,从而使战争的总体性大有发展。这一经验,促进了帝国主义挢芴逭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先提出挢芴逭綌理论者,是德国纳粹党军事家 K.希尔 1929年在该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德国元帅鲁登道夫于1935年出版了《全民族战争论》(又译《总体战》、《全民战争》)一书,该书系统地阐发了“总体战”的理论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动员“全体国民参加”全民族的“全体性战争”,主张国家的一切领域都要服从战争准备与实施的需要,以保证争夺“生存空间”战争的胜利。这一理论,成为希特勒准备和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和战争指导原则的基础。法西斯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覆军亡国的彻底失败,证明了帝国主义进行的侵略战争,政治目的反动,战争政策和战略战术极端野蛮,激起了国内外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全体性战争”的功能。

  只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民族解放战争,才能充分发挥“全面战争”的功能。如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国家联盟武装干涉的战争,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都是彻底地为谋求人民、民族解放的根本利益而战的,所以,在战争中能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战线上,动员、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以武装斗争为主,各种斗争紧密配合,从各条战线上共同打击敌人,充分发挥了“全面战争”的整体威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全面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外,对“全面战争”的概念各有不同的解释。美国1962年版《作战纲要》,把“全面战争”与“全面核战争”、“总体核战争”定为同义的战争。美国1968年版《统帅纲要》,给全面战争下的定义是:全面战争是主要强国之间使用全部人力物力所进行的并危及到一个主要交战国的生存的武装冲突”,“包括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日本原田稔所说的总体战争,包括武力战、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思想战等。法国博福尔说的“全面战争”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斗争。中国若遭到强敌人侵,将以空前全面的人民战争彻底消灭侵略之敌。